“社区O2O”与“智慧社区”貌似互为对方马甲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貌似互为对方马甲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都是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新概念,其中“智慧社区”比“社区O2O”出现的还早。不过,在普通人眼里,社区O2O与智慧社区差不多是一个意思,甚至有非常多的从业者也徘徊着两个概念之间,一会儿打着社区O2O的幌子,一会儿高举智慧社区的大旗,社区O2O与智慧社区有些互为对方马甲的意思。

分不清社区O2O和智慧社区情有可原,因为本身概念性的东西就没有标准定义,而且这两个概念实际都在做同一个市场,内容、方向、用户都非常接近,说是同一件事也完全可以。不过,若再深入一点去看,二者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社区O2O“≠”智慧社区,但是基本可以“≈”。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实,智慧社区可以说是社区O2O的基础条件,因为智慧社区主要做的是对社区IT软硬件环境升级改造的基础建设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智慧社区的变现思路正是目前社区O2O在做的事情。

而社区O2O在一定程度也非常需要社区拥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只不过在已经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下,即便没有“智慧社区”去做基建的工作,也可以依靠已有互联网体系实现对社区网络消费服务市场的探索。社区O2O是互联网深入线下的表现形式之一。

“智慧社区”与“社区O2O”实际上就是“IT”与“互联网”的关系,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在做同一件事,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的大方向切入而已,未来的最终市场形态会合而为一。

搞IT房产的称“智慧社区”,搞互联网零售的叫“社区O2O”

为什么整个社区市场会出现“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个如此相似但却表述各异的两大市场主线呢?这是因为二者源自不同行业延伸而来。一般来讲,搞IT、房产的称之为“智慧社区”,而做互联网、零售的则表述为“社区O2O”。

不信的话,可以以关键词检索查看一下二者的新闻公关层面的表述。期初谈论“智慧社区”的多是华为、海尔、华三、大唐、电信等做IT的企业,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们;而说社区O2O的更多是偏向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们。

不过,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声势更为浩大,渐渐的社区O2O的声音占据上风,这使得万科、龙湖、绿地等一些房产巨头们也开始更多的提及社区O2O,以顺应舆论宣传的需要。聪明的公关都明白“遇见屠夫说猪,遇到秀才说书”的道理,如今有不少企业同时打着“智慧社区”和“社区O2O”旗帜,在不同场合给自己贴上不同的标签。

例如一些IT房产的行业会议就贴“智慧社区”,而一些互联网O2O的会议就标榜“社区O2O”。当然,还有更聪明的做法,直接将两个概念合二为一简化成“智慧社区O2O”或“O2O智慧社区”,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更省事了?

“智慧社区”由政府主导推动意在信息化;“社区O2O”则是自发形成的新市场

此外,之所以会存在“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个如此相近的概念,还存在一部分政策因素。相比社区O2O是由互联网市场自发延伸形成的来说,智慧社区则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主要目的是为民生建设提升城镇信息化水平,而社区则是城镇的主要组成单元。此外,在“智慧社区”之上还有更大的“智慧城市”的概念。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发展信息惠民应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得到国家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去年中,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推动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充分发挥极具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保证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去年底的某智慧城市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表示,“现在全国不同类型智慧城市试点加起来有409个。其中,住建部系统有202个,科技系统有20个,工信部有68个,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有39个等。这些数据加起来扣除重合的,所有的国家试点有286个。”

2014年5月,住建部就已提出到2020年智慧社区比例超过50%的长期目标,前不久住建部颁布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指出,2015年全国要启动50多个试点项目。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获取政策扶持,所以才会有不少IT、房产企业积极的推出“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这是需要技术和资金的,对于一般社区创业者而言门槛太高。

相比需要大投入的“智慧社区”是由政策主导推动而来,由互联网市场自发延伸形成的“社区O2O”能最大化的激发行业竞争与创新,对于目前大多数的社区O2O项目,并不需要太大的资金和太强的技术,多数都以服务为切入点。不过,如今的社区O2O与智慧社区越来越靠近,有非常多的社区O2O项目也开始涉足到社区内硬件环境建设,这或许反过来会促进智慧社区的发展。

“智慧社区”太过烧钱,任何企业都难以玩得转

智慧社区最大的问题是太过烧钱。有记者调查称,一个2000多户的小区,建设智慧社区的费用约为1000多万元,其中200万—300万元为设备成本。我这边得来的数据也差不多,仅为智慧社区光纤布线的成本大概在900/户左右,再加一些硬件成本的升级改造,每个小区的成本少则几百万。

无论智慧社区还是社区O2O,要以互联网形式变现就需要形成规模化,那至少得有1000个小区的规模,要知道仅仅是一个小区就得几百万,实现规模化之前得少多少钱啊?不妨算笔账,假设一个小区2000户,平均每户3人,每个智慧社区的改造成本300W的话,1000*2000*3=600万(人),1000*300W=30亿。如此恐怖的烧钱量任何企业都承担不起,况且600万用户的规模在互联网行业根本不足为道,30亿才砸出600万用户,没有一个风投敢参与这样的项目。

再想一想,就算有600万用户了,怎么变现?提供智慧社区覆盖了600万用户,但这并不代表600万人都用你的服务,买你的产品。此前听到某创业者的一个逆天的想法,就是智慧社区内的这些基建(包括宽带)全部免费给用户,然后强行让用户下载企业的APP,企业通过这个APP推送广告或卖东西赚钱。

有这种想法纯属脑子烧坏了。“强行”本身就是最差的服务体验,而且600万的用户规模能产生多少广告收益?要知道这可是投入了30亿啊?何时能收回成本?

就算用户下载了APP又能怎样,很多APP在手机里都是不常用的,APP能不能带来收益不是依靠社区基建的强行推广,而是APP产品本身符不符合用户需求。先花巨资提供社区基建,然后强行绑定推广APP,纯是绕了个险隐患非常难以估量的大圈子,就连巨头们都不敢这么玩,竟然有创业者敢这么异想天开,敢问有哪个投资机构敢接这个盘?

“智慧社区”与“社区O2O”都很难做 需政府与市场两手共推

就如前文所言,“智慧社区”与“社区O2O”实际上是同一个市场从不同的方向切入去做而表现的两种形态而已,未来必然会成为同一个市场。不过,如今无论是智慧社区还是社区O2O,都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从实际结果来衡量,均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于大城市的新楼盘而言,智慧社区几百万的投入成本并不高,但智慧社区的难题出在老旧社区的改造上,这笔费用业主是不愿出的,物业更不可能出,国家补贴也不现实,依靠资方投资更是白日做梦。智慧社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一点一点的切入,一上来就要以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去做,资金消耗太大,选择更细分实用的切入点一步一步来或许可行,至少我见到了还算靠谱的项目。

放弃整套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思维吧,华为、海尔们都做不起来,创业团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现在有很多都是仅提供智慧社区中的某一项服务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用户,之后再通过社区O2O完成变现,这么切入创业的都更为实际的在考虑成本收益等现实问题。

前文也有提到,智慧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社区O2O的基础条件,而社区O2O本身更接近消费市场。所以,如今的智慧社区与社区O2O重合度越来越高,因为很多社区O2O项目都是以智慧社区的某一个点去切入的。

政府强行推进智慧社区是不现实的,最终还得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起到的还是引导作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双手共推来的为智慧社区、社区O2O的创业提供更多的扶持与鼓励,这样整个社区市场或能更快的进入实际运用阶段。